当前位置: CNMO > 行业新闻 > 手机中国 > 正文

手机企业蜂拥造车,谁来造好手机?

作者:壹观察
2021-10-07 18:12

文丨壹观察 宿艺

国庆前夕,在看似平静的手机圈,因为一加创始人兼CEO刘作虎“手机品牌都去造车了,那么谁来做好手机?”的观点,可谓“一石激起千层浪”。科技行业、媒体与社交平台纷纷就此进行讨论。“手机市场已经饱和,需要一片新的蓝海”、“汽车能够弥补某些品牌手机业务的利润缺口”、“手机使用体验还能得到保证吗?”等观点频出,成为国庆期间手机圈的一大看点。

之所以引发热议,首先自然是因为手机企业“集体造车”已成为2021年中国科技行业的一大跨界现象。

小米在今年3月正式宣布造车,首期投入100亿元,于9月1日成立小米汽车有限公司;华为推出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“HI”,并成立独立业务BU负责推动技术研发与车企合作落地;媒体也不时传出OPPO、vivo、魅族等手机企业的“造车”或车企合作信息;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,苹果已经正式启动了代号为泰坦(Titan)的汽车项目,员工配置超过1000人,除了与富士康讨论在美国建立制造工厂外,苹果还向比亚迪、宁德时代等商谈电池供应环节,业界预计苹果首款汽车的发布时间将在2024年。

可见,不只是中国的手机厂商,全球手机企业的新“造车战争”,已然开启。

手机企业为何"集体造车"?

首先,手机行业持续下滑,手机企业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点。

以中国市场为例,从2017年至今已经连续四年下跌,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,相比去年同期下滑约10%(IDC数据),预计年内继续触底。手机行业不断下行的趋势下,所有企业都必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。其中重要方向之一,就是下一个“新万亿市场”—— 新能源智能汽车。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今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曾明确表示:“唯一能够弥补华为手机销量缺失的就是智能电动汽车”,“智能电动汽车的销量虽然没有手机那么大,但它的单价非常高,价值感非常高”。

苹果虽然得益于主要竞争对手华为供应链制约,新财季营收和利润皆大幅上涨,但在手机创新方面,中国TOP手机企业逐渐拉近与苹果的距离,甚至在影像、快充、游戏等消费者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实现了反超。同时,苹果需要更高利润、更新的市场来继续支撑其高增长、高估值。雷军公开表示“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%”,实际上不止是小米,极少有中国手机品牌可以达到这一目标,即使苹果也达不到20%。而据业界推算,特斯拉在中国制造的Model 3利润率能达到30%甚至以上,并且还是在不断降价的情况下,股价更是在2020年增长超过10倍,这足以印证手机企业“造车”的强烈意愿。

第二,新能源智能汽车的门槛大幅低于传统汽车。

汽车行业百年历史,其中发动机、变速箱、底盘“三大件”是中国车企短期很难逾越的技术鸿沟,还必须面对密集的专利壁垒。以电池、电机、电控(也称为三电系统)为主的“新三大件”,可以让中国新能源车企实现真正的“换道超车”,这也是过去几年蔚来、小鹏等中国新能源造车“新势力”快速崛起,以及如今中国手机企业有底气“造车”的重要原因。

另一原因则是手机企业在智能化方面更具优势。经过多年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持续投入,手机企业普遍在人机交互、应用服务生态、智能体验、系统优化打磨上拥有了深厚的积累。之前主要以互联网出身的“新造车势力”可以迅速赢得年轻用户的偏爱,如今手机企业亲自下场,能够在车机端打造与智能手机一致的、用户熟悉的使用体验,也极大增强了手机行业的“造车”信心。

由此来看,手机企业“造车”从思维理念到方法论上都似乎是“可行”通路。但在现实商业社会中,“看得到”与“做得对”、“做得好”之间往往差距巨大,“踏得准”、“能成功”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。所谓“知易行难”,中国手机市场首个巅峰期品牌曾超过千家,但穿越2G到如今的5G技术周期,99%的品牌都消失了;过去十年,O2O“千团大战”、VR、共享出行等领域也都出现过类似现象,但最终皆难以避免行业大洗牌后的“一地鸡毛”现象,能成功的品牌都是极少数。

从行业大势来看,在监管加强、人口红利终结、用户日趋理性的情况下,过去资本通过不计代价的“先野蛮生长、后通过用户规模制造行业壁垒,再通过二级市场变现”的方式已经走不通了,这在2021上半年的中概股市场已得到了充分印证。这意味着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造车新势力们都必须回归“产品为王、用户为王”的本源出发点,智能手机市场初期曾经盛行的“互联网营销”、“口水大战”等如今在智能汽车市场很难进行复制。

汽车行业更是一个重资金、强制造、长投入、高风险的行业,仅供应链整合难度就是手机行业的十倍以上,并且具备更强的规模效应与品牌集中化现象。如今手机企业蜂拥“造车”,除了面临传统汽车企业与造车新势力之外,还必须应对来自互联网、家电等行业企业与各类资本涌入后形成的“饱和竞争”,“产业乱象”是大概率事件,最终成功的依旧是极少数品牌。更多企业不仅仅是“造车出局”,更要面对自己主业受损、资金链断裂等巨大经营风险。

先"造好手机",才是手机企业正途

从全球市场来看,智能手机依旧是无可动摇的“第一大消费电子产业”,年出货量超过十数亿台,5G智能手机ASP(平均售价)达634美元,是真正的“万亿市场”。

同时,智能手机的产品形态、体验、服务与生态一直在进化,创新远未到真正的“天花板”。近年来在影像、屏幕、智能体验、IoT连接等领域虽然一直有创新,但用户的体验需求也一直在升级,远未达到“体验圆满”的程度。来自今日头条的调查数据显示,即使如今在高端市场“一家独大”的苹果,中国用户对iPhone在充电、屏幕、配色、续航等方面的改进需求也较为强烈。

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手机品牌而言,与其押注造车领域的巨大不确定性,不如踏实投入确定性的手机产品创新,持续打造更好的产品与体验。

这或许也是一加创始人兼CEO刘作虎针对当前行业普遍现象,率先提出“手机品牌都去造车了,那么谁来做好手机?”便引发热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。

中国市场从来不缺乏手机品牌和汽车品牌,据中国乘联会数据统计,目前国内的汽车品牌(不包括进口未能国产的)一共有110家之多,这还是在没有细分的情况下,可以说位居世界第一 。与之相对应的是,中国既缺乏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汽车企业,也同样缺少“持续专注做好产品”的手机品牌。

而提出“谁来做好手机?”的刘作虎和他创立的一加,可以说是中国手机行业特立独行的“少数派”。

▲一加创始人兼CEO刘作虎

一加品牌从成立至今,一直坚守“不将就”理念,“只做精品”,并快速成长为手机行业创新的持续引领者。

比如,针对智能手机普及阶段硬件性能“不充足”与系统卡顿的两大痛点,一加通过采用高通骁龙最新顶级处理器、不断刷新行业标杆的“大内存配置”,以及对于系统流畅度的近乎“苛求”的优化,更好地解决了安卓手机流畅度不足与长周期使用过程中的卡顿难题 。而“流畅”不仅成为一加手机在用户层面的“强口碑”,形成了高品牌关联度,也成为如今几乎所有手机企业的共识与普遍追求。

2019年手机行业处于下滑周期、产业创新放缓之时,一加又通过1亿元定制和两年打磨,在OnePlus 7 Pro推出了2K+分辨率、90Hz刷新率的“流体屏”,引领手机高刷屏潮流,为处于“创新迷惘期”的手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,拓展了新赛道。时至今日,“高刷屏”已经成为安卓手机的标配,并且还在不断持续演进与普及。苹果也在最新发布的iPhone 13 Pro和13 Pro Max首次搭载了120Hz高刷屏。而引领90Hz与120Hz两个关键“高刷档位”体验创新的一加,也进一步夯实了自身的“流畅”产品口碑,并由此加速提升了在全球高端市场的用户影响力与品牌势能。

数据显示,2021上半年一加手机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257%,远超行业平均增幅。其中国内出货量同比增长124%,美国和欧洲市场增速位居第一,印度继续稳坐高端手机市场第一位。在疫情冲击、全球供应链短缺,以及中国手机市场持续下行等共同影响下,一加取得“逆市增长”可谓殊为不易,也进一步证明了刘作虎与一加“只做精品”的坚持以及“不将就”产品理念的正确性。

也正是一加在手机领域的持续引领与高度专注,和历代产品积累的好口碑,刘作虎在发表“手机品牌都去造车了,那么谁来做好手机?”的观点之后,赢得了业界人士与用户的一致“点赞”与高期待度。“一加引领手机行业新标杆”、“然后一加默默把手机越做越好”、“一加,努力做好手机”、“那必须是一加鸭”等评论引发了大量粉丝支持。

商业竞争中有时并没有什么精妙的策略与玄机,大道至简,或许坚持“造好手机”,用好体验持续赢得用户的喜爱,才是手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的最大驱动力。

《壹观察》评论

从未来五年一个长周期来看,手机在用户生活中“核心智能终端”的地位并不会改变。这意味着手机产品还将以确定性的创新方向进行演进。并且在5G、AI、IoT等众多变革技术,以及应用、服务与生态创新共同加持下,依旧具备巨大的创新空间与想象力。

如今中国手机市场,在行业下行与手机企业“集体造车”的大背景下,更加需要“专注造好产品”的手机品牌。刘作虎此时的表态,不仅诠释了一加的态度,也让业界和用户更多关注到了这个八年来“只做精品”的手机品牌。

刘作虎曾说:“希望一加不断做出行业标杆的好产品,让一加故事被更多人看见”。而根据媒体报道,一款“几乎无短板的性能旗舰”—— 一加9RT已经进入新品发布周期,其产品表现、使用体验与创新方向皆值得期待。

分享

加入收藏

网友评论 0条评论
用其他账号登录:
请稍后,数据加载中...
查看全部0条评论 >

Copyright © 2007 - 北京沃德斯玛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 发邮件给我们
京ICP证-070681号 京ICP备0908125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320号 京网文[2012]0132-048号